科研進展
NEWS-
2476原位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能夠以超高的空間分辨率觀察微觀動態過程,而微機電系統(MEMS)則進一步將多種環境刺激高效集成到TEM樣品中,二者的結合,使原位透射電子顯微鏡表征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9 Dec 2022
-
2411
-
2427
-
2357
-
2282
-
2305
-
2391
-
5275
-
4765近日,中國、美國、日本和匈牙利等國家的科學家合作開展了恒星中子源反應13C(α,n)16O天體能區截面的直接測量工作,得到了該反應目前最精確的反應率數據。26 Sep 2022
-
3463
-
3380
-
3427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電子顯微鏡實驗室高鵬教授課題組等利用原子分辨的原位掃描透射電子顯微技術實現了對極性斯格明子在外電場下動力學演化與拓撲相變行為的觀測06 Sep 2022
-
3067近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以“Colloidal Stochastic Resonance in Confined Geometries”為題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自然科學研究院張何朋課題組在隨機共振方面的研究成果。06 Sep 2022
-
3379近日,復旦大學物理系張童、封東來課題組利用低溫自旋極化掃描隧道顯微鏡(STM),成功在Cr單晶表面上實現了自旋密度波(Spin Density Wave, SDW)的實空間觀測。05 Sep 2022
-
3124最近,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謝心澄課題組與合作者提出了一種基于半磁性拓撲絕緣體的半量子化霍爾電導的輸運理論。02 Sep 2022
-
4011
-
5008量子材料中的電子向列相(nematic phase),即電子態的旋轉對稱性破缺但仍然保持著平移對稱性,這種奇異的電子態在銅氧化物、鐵基等超導體及最近發現的籠目結構超導體中普遍存在。05 Jul 2022
-
9773近期,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在HIRFL分別建成了TR1實驗終端和重離子冷卻儲存環CSRe內靶反應顯微成像譜儀,具備開展高能和相對論能區高電荷態離子與原子分子碰撞動力學實驗研究能力,實現了動力學碰撞實驗平臺從低能到相對論能區的跨越。04 Jul 2022
-
10105近日,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姚裕貴教授、周迪研究員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 “Topological invariant and anomalous edge modes of strongly nonlinear systems” 的文章。30 Jun 2022
-
4624
-
5662
-
11669
-
10452近日,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ICQD),合肥國家實驗室的趙瑾教授研究團隊與王兵、譚世倞教授、以及北京大學李新征教授合作,發現固體-分子界面的超快電荷轉移與質子的量子動力學有很強的耦合,揭示了電荷轉移過程中核量子效應的重要作用。20 Jun 2022
-
3665近日,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周仕明教授團隊與北京師范大學物理學系高等量子研究中心袁喆教授課題組,通過理論和實驗深度合作首次揭示了鐵磁金屬材料四度對稱各向異性磁電阻微觀機制,即在自旋軌道耦合作用下,費米面態密度受磁矩方向調制從而導致電子弛豫時間的各向異性。17 Jun 2022
-
3744馬約拉納零能模是凝聚態物理中的一類拓撲非平庸準粒子激發,因其服從非阿貝爾統計規律,被認為是構筑拓撲量子比特的基本單元。08 Jun 2022
-
4390
-
2506
-
2465
-
2372
-
2395在自旋非零(通常由鐵磁序引起)的激子(電子-空穴對)凝聚體中,由于激子內部的庫倫吸引勢起到了類似超導配對勢的作用,因此該激子凝聚體可以通過其自旋與磁場梯度的耦合,產生出一系列與傳統電荷超導相對應的效應。16 Mar 2022
-
3713
-
2281
-
4209
-
3683
-
2601
-
4926
-
5122
-
4967
-
4707北京時間2021年11月25日凌晨00時,吉林大學劉冰冰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了題為“Ultrahard bulk amorphous carbon from collapsed fullerene”的新成果。25 Nov 2021
-
4982
-
4835
-
11384近日,依托中國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實驗(JUNA)裝置,基金委重大項目JUNA合作組對關鍵核天體反應19F(p,αg)16O進行了反應截面的直接測量,將測量范圍推進到世界最低能區,覆蓋了天體物理感興趣的伽莫夫能區。08 Oct 2021
-
12329近期,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徐國盛研究員課題組在準軸對稱永磁體仿星器設計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展了可高精度產生仿星器所需極向磁場的永磁體方案24 Sep 2021
-
11079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因優異的光伏性能備受關注;研究其原子結構,有助于理解其光伏性能、由結構不穩定性所導致的器件失效機理。24 Sep 2021
-
10782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SF10課題組的孟勝研究員、張萃副研究員、王恩哥院士等在Nano Letters上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了關于石墨相氮化碳光解水的非絕熱動力學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16 Sep 2021
-
10686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賴耘教授、彭茹雯教授和王牧教授合作團隊,首次利用了光學互易原理與空間反演實現了一種無序翻轉超構表面(random-flip metasurfaces),成功地將看似互相矛盾的漫反射與透射清晰成像的功能完美融合11 Sep 2021
-
11482在眾多量子材料中,電荷可能通過不同方式來達到最低能態,比如進行配對—從而表現出超導電性,或者周期性的聚集在空間中特定位置—從而呈現出電荷序或電荷密度波。10 Sep 2021
-
11744
-
11180
-
17932《科學》雜志在今年4月份提出了125個最具挑戰性的前沿科學問題,其中信息科學領域的首個問題便是:計算機處理速度是否有上限?09 Jul 2021
-
13721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劉輝教授和祝世寧教授課題組與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肖孟教授合作,在基于鈮酸鋰光學芯片的拓撲光子學上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在合成參數空間里對外爾晶體的任意旋轉,并且觀測到了在兩個相互旋轉的外爾晶體之間的拓撲界面態。06 Jul 2021
-
14721
-
21478隨著2012年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希格斯粒子的發現,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被證明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描述物質微觀結構和相互作用的模型。28 Jun 2021
-
16814
-
1707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物理系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陳仙輝超導研究團隊近日在籠目結構超導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團隊在層狀籠目結構超導體CsV3Sb5中發現了非尋常的電荷密度波(CDW)與超導的競爭關系,為理解新奇的CDW和超導態提供了關鍵性的實驗證據。18 Jun 2021
-
14473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馬文君研究員、顏學慶教授與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 Il Woo Choi研究員、Chang Hee Nam教授等合作,在強激光驅動的超重離子加速及診斷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08 Jun 2021
-
10016生物體在高密度下會發生集群運動,這與單個生物體的運動狀態有很大不同,這種運動在局域發生對稱性破缺,并在比個體大幾個數量級的尺度上具有長程關聯,也對所在體系的物理性質產生巨大改變。03 Jun 2021
-
11623
-
28432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副教授劉言軍、前沿與交叉科學研究院研究副教授蘇峰育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田顏清課題組合作,在自動調控電致變色智能窗領域取得了研究新進展29 Mar 2021
-
27874Majorana模由于其獨特的統計性質成為當前凝聚態物理研究的一大熱點。在傳統凝聚態體系中,Majorana模是一個零能模,這是因為在超導體中,只有零能時,體系具有粒子-空穴的對稱性。24 Mar 2021
-
35114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王亞等人在高保真度量子比特讀出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提出了不同于傳統思路的新型自旋電荷轉化方法,將“脆弱”的自旋量子態信息轉移到“皮實”的電荷狀態上,從而實現更高保真度的量子比特讀出。19 Mar 2021
-
28223
-
293822021年3月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上底夸克探測器(Large Hadron Collider beauty, LHCb)實驗組宣布,觀測到兩個含有全新夸克組分(cc[bar]us[bar])的四夸克態Zcs(4000)和Zcs(4220),以及兩個新的含有cc[bar]ss[bar]的四夸克態X(4685)和X(4630)。07 Mar 2021
-
33720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自由電子激光團隊在外種子自由電子激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理論提出了一種相干能量調制的自放大機制,并且基于上海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SXFEL),完成了實驗驗證。26 Feb 2021
-
20027近日,我系/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李世燕教授課題組與華中科技大學田召明副教授合作,利用極低溫熱輸運手段首次系統研究了處在量子臨界點上的金屬自旋液體候選材料Pr2Ir2O7中的電子和磁激發性質,發現了巨大的各向同性磁熱導。23 Feb 2021
-
11702中子成像利用中子的高穿透性和對輕元素靈敏等特性在無損檢測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意義。隨著中國散裂中子源、中國先進研究堆等大科學裝置的建成,中子成像有望在我國眾多領域的研究與應用發揮重要的作用。29 Dec 2020
-
108482017年,雙中子星并合事件GW170817的發現,重燃了人們對高密度區核對稱能密度依賴行為的關注。地面的加速器實驗室可以用中高能重離子碰撞這一手段,來模擬雙中子星并合事件,提取核物質狀態方程,盡管這兩種過程的空間尺度相差18個數量級。24 Dec 2020
-
9788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恒研究組利用六光子系統實驗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該成果2020年12月2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18 Dec 2020
-
9984
-
10339微觀粒子的自旋角動量和軌道角動量是描述粒子復雜動力學行為中最基本的兩個物理量,這兩個角動量之間的耦合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10 Nov 2020
-
24476單光子源是實現未來光量子技術(包括光量子計算、量子秘鑰分配等)的一種必要光源。迄今為止,已有多種結構和材料體系被用于實現高品質的單光子源。14 Sep 2020
-
23626物理系徐勇、段文暉課題組理論預言可在高溫下實現量子反?;魻栃暮蜻x材料―鋰修飾的鐵基超導材料,工作以“High-temperature quantum anomalous Hall insulators in lithium-decorated iron-based superconductor materials”為題,于8月20日在線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上。14 Sep 2020
-
23061現代精密制造業(如:集成電路板、光柵、高精度光學透鏡等)迫切需要具有特定精確膨脹系數甚至零膨脹的材料,因此作為熱補償的負熱膨脹(NTE)材料受到廣泛關注。07 Sep 2020
-
22598近日,近代物理所磁鐵技術室科研人員利用TCF10低溫站及自建的超導磁體低溫測試平臺對CERN亮度升級項目(HL-LHC),斜螺線管型(CCT)雙孔徑超導磁體進行了測試。03 Sep 2020
-
22383我院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信道容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唐建順等人與牛津大學Raj Patel資深研究員合作,首次設計并實驗實現了一種特殊的“退相并擦除”(dephrasure)量子信道,并在該量子信道中驗證了量子相干信息的不可加性。01 Sep 2020
-
23769最近北京大學量子材料中心劉雄軍組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江峰及王亞組利用量子淬火動力學模擬了凝聚態體系中難以實現的三維手性拓撲絕緣體,并第一次對體內和表面的拓撲物理進行了全面的量子模擬研究。14 Aug 2020
-
23979自從1980年von Klitzing在二維電子氣體系中發現量子霍爾效應以來,就有理論工作討論如何在三維體系中實現霍爾電導的量子化。在三維體系中,電子在垂直于磁場的方向形成朗道能級,在沿著磁場的方向有連續的色散。14 Aug 2020
-
23576近些年來先后在理論和實驗上發現了鐵電材料中可以形成尺寸低至幾個納米的極性拓撲結構,如通量閉合疇、渦旋疇和斯格明子等,由于極性拓撲疇結構具有拓撲保護性,而且尺寸小,引起了探索新一代非易失性超高密度信息存儲器件的興趣。14 Aug 2020
-
24682在傳統液態二次電池中,很多電極材料如過渡金屬錳氧化物、硫電極、有機電極等在液體電解液中存在嚴重溶解現象,從而造成電極材料活性物質損失,容量衰減和壽命短等問題。14 Aug 2020
-
22297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的微觀機理是三十余年來凝聚態物理學中的重大科學難題之一。通常,人們認為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電性源于對反鐵磁莫特絕緣基態的化學摻雜。12 Aug 2020
-
22038張量網絡在物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量子物理中,張量網絡可以作為高效的變分波函數擬設;在統計物理中,配分函數可以轉換成張量網絡的縮并進而利用重整化群和低秩近似方法來進行有效的計算;11 Aug 2020
-
21894我院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信道容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唐建順等人與牛津大學Raj Patel資深研究員合作,首次設計并實驗實現了一種特殊的“退相并擦除”(dephrasure)量子信道,并在該量子信道中驗證了量子相干信息的不可加性。11 Aug 2020
-
22085近日賈金鋒教授團隊與香港科技大學劉軍偉教授研究組合作在二維拓撲絕緣體的應力調控方面取得突破。成果以“Strain tunable semimetal-topological insulator transition in monolayer 1T’-WTe2”為題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07 Aug 2020
顯示更多
通知公告更多 +
Announcements
14
Feb
決定
28
Dec
通知
03
Dec
通知
18
Nov
公告